制作316L不锈钢食品级储罐需严格遵循食品级安全标准,从材料选择、加工工艺到表面处理等环节均需精细控制,以下是详细制作方法:
一、材料选择与检验
1.材质选择:选用316L不锈钢板材,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,特别是对氯离子的抗腐蚀能力,符合食品级2.材料的要求。316L不锈钢含碳量低,可减少焊接时碳化物的析出,降低晶间腐蚀风险。
3.材料检验:对采购的316L不锈钢板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、力学性能测试和表面质量检查,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(如ASTM A240等)。同时,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。
二、设计与制图
1.结构设计:根据储罐的使用需求(如储存介质、容量、压力等),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。确定储罐的直径、高度、壁厚、封头形式等参数,并考虑人孔、进出料口、液位计接口等附件的布置。
2.制图与审核:使用CAD等绘图软件绘制详细的加工图纸,包括总装图、部件图、焊接节点图等。图纸需经专业工程师审核,确保设计符合食品级储罐的要求和相关标准。
三、加工与制造
1.下料与切割:采用激光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技术,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316L不锈钢板材进行下料和切割。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切割精度和表面质量,避免产生热影响区和变形。
2.成型与卷制:使用卷板机对切割好的板材进行卷制,形成储罐的筒体。卷制过程中要控制卷制速度和压力,确保筒体的圆度和直线度符合要求。对于封头等部件,可采用冲压或旋压成型工艺。
3.焊接工艺:
焊接方法:采用氩弧焊(TIG)或熔化极气体保护焊(MIG)等焊接方法,确保焊接质量。对于食品级储罐,应优先选用氩弧焊,以减少焊接飞溅和氧化。
焊接材料:选用与316L不锈钢相匹配的焊接材料,如ER316L焊丝。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,并具有质量证明书。
4.焊接过程控制: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规程,严格控制焊接参数(如电流、电压、焊接速度等)。焊接过程中要进行层间清理,避免产生焊接缺陷。同时,对焊工进行培训和考核,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。
附件安装: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人孔、进出料口、液位计接口、呼吸阀等附件。附件的材质应与储罐主体一致,且连接处应密封良好,防止介质泄漏。
四、表面处理
1.抛光处理:对储罐的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,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耐腐蚀性。抛光等级可根据储存介质的要求确定,一般食品级储罐的内表面抛光等级应达到Ra0.8μm以上。
2.酸洗钝化:抛光完成后,对储罐进行酸洗钝化处理。酸洗可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,钝化可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,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。酸洗钝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酸液的浓度、温度和处理时间,避免对储罐造成腐蚀。
五、检验与测试
1.外观检验:对储罐的外观进行检查,包括表面质量、焊缝外观、附件安装等。确保储罐表面无划痕、凹坑、裂纹等缺陷,焊缝表面平整、无气孔、夹渣等焊接缺陷。
2.尺寸检验:使用测量工具对储罐的尺寸进行检验,包括直径、高度、壁厚、椭圆度等。确保储罐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。
3.无损检测:对储罐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,如射线检测(RT)、超声波检测(UT)等。确保焊缝内部无裂纹、未熔合、未焊透等缺陷。
4.压力试验:对储罐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,检验储罐的强度和密封性。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,保压时间应足够长,以观察储罐是否有泄漏或变形。
5.卫生检测: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储罐进行卫生检测,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溶出量、微生物指标等。确保储罐符合食品级卫生标准。
六、包装与运输
1.包装:对检验合格的储罐进行包装,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。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污染、耐腐蚀的材料。
2.运输: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,确保储罐安全、及时地送达客户指定地点。在运输过程中,要注意固定和防护,避免储罐发生碰撞和振动。